教育面对面|刘建永:什么都可以浮躁 唯独教育不可以(上)


百年树人,

什么都可以浮躁,

唯独教育不可以浮躁。

刘建永

校长/特级教师




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正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于浙江省永嘉中学、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温州市龙湾中学、温州第八高级中学,担任温州龙湾中学副校长、党总支书记,多次荣获浙江省优秀教师、551人才培养对象、温州市优秀班主任、温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温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教育面对面》

“五育融合,全人教育”的

意义与实践


主持人:


刘校长,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温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吗?

刘校长:

温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是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在2017年与浙南科技城签约创办的一所直属学校。世外教育集团是均瑶集团旗下的一个教育板块。均瑶集团董事长为了回报家乡,过去四年以来,大力支持我们学校筹备和建设,使学校可以在今年九月顺利开学


温州世外是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高中部开展国际课程,学生参加学考,申请海外名校。小学、初中部开展义务教育,学生参加中考。我们的老师主要是上海世外培养或直接派来支援的。


主持人:


据我了解,咱们整个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是相当强大的。


刘校长:


我们整个管理团队在温州本土学校都有管理和教学经验,有的还附加海归背景。管理团队在课程设置、管理体制上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我们有的老师一入职就被送往上海世外培养学习。


主持人:


老师再优秀,离不开校长这只领头羊。据我所知,您对”五育融合”特别关注。我们从小就听人说“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今天第一次在节目中听您说“五育融合”,这感觉像“德智体美劳”的升级版。“五育融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刘校长今天可否在节目里分享一下。


刘校长: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


简单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五育是什么”,而“五育融合”强调”五育怎么做”

以劳动教育为例,我们目前开展劳动教育,往往是首选增设和单列劳动教育专项课程。这种做法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在已经非常拥挤的学校课程体系里增加新课程,势必会给师生带来新的负担,也可能会削弱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


我们要将劳动教育引入智育中,让孩子意识到劳动不只是在田野、家庭、工厂里存在,也在课堂上、班级内和学习中发生: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是每个人一生当中都需要持续迈过的“劳动关”。这种融通式的思考方式和设计方式,意味着要让劳动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弥漫并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实现劳动教育的日常化,让劳动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中无时、无处不在,既要在这些领域进行劳动教育,也要让劳动教育返回并进入其他各育之中。


主持人:


刘校长用劳动教育给我们举了个十分贴切的例子。我们想追问一句,那您这所学校会如何实践五育融合呢?


刘校长:


“五育融合”不是“五育”的简单拼凑,而是互相渗透、共进共美。五育融合度也不是越高越好,适宜的融合才是最好的融合。实际上,只有融合了,我们才能省出时间,学生们也能够学到更多。四百年前,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说过很深刻的话“我们要像节约粮食一样节约学生的时间”。如果不融合,学生们要想全面发展,负担就会很重。


主持人:


刘校长,现在孩子们为了应对升学,压力很大,时间也排得很满。如果我们要五育融合,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东西,家长们也会困惑如何分配时间来操作。您能跟大家解答一下吗?


刘校长:


现实中,很多创新实践虽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但是由于准备仓促,基础不足,存在很多问题。结果学生付出了很大时间成本,成绩还下降了。所以创新实践的两大保证是合格的“师资”和“课程”。比如跨学科课程和项目制课程,如果课程设计不成熟,老师不熟悉课程,肯定会对学生成绩有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的老师应该讲授已经成熟的融合课程,并且教到位,教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过不了质量升学关的任何教育新理念都不能使人信服,过不了质量升学关的任何教育创新都要在质疑中淘汰。

教育总是在进步。我们被进步的口号鼓舞,也要避免被这些口号干扰。我们温州世外将借助上海世外的成熟课程和师资支持,找到口子,做出样子,创个牌子,走小步,不停步。


主持人:


我们看到对面的刘校长,在讲起自己的教育理念时,是充满激情和热情的。相信刘校长在校园建设和老师沟通中也是充满热情的。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只抓成绩不够,培养孩子综合素养非常重要。但这个综合素养,具体是什么,很多人也说不清。您提的“五育融合”,是不是可以和综合素养共通呢?


刘校长:


其实很多家长知道,孩子们从小在校内就有“综合素养考核表”。其实很多家长也已经在为孩子做综合素养提升,各种学科思维开发,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等。综合素养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例如“XXX是综合素养。”光一个“德育”,就已经包含了很多内容。如果学校把“德育”又分成一堂堂课让学生学习,学生的负担是很重的。所以综合素养,我们提倡融合学习,意义就在这里。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提倡加强“美育”,美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我们可以利用课间铃声,比如融入古典音乐和背景介绍,不需要再增加额外音乐课,这也是美育的一种方式。利用学校已有的条件和设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感受,润物细无声。这也是五育融合的一种方式。


主持人:


听完五育融合的理念,我相信家长和我一样很好奇我们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整体学习氛围,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刘校长:


我们世外教育集团,有一个独特的“4+1”课程。所谓“4+1”课程就是学校每周用4天进行学科教学,1天进行综合主题活动。一方面用4天确保学科内容学习,一方面用1天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目前六大主题线索三十个年级主题单元已经形成了360多个项目,丰富有序,系统完整,避免了项目的随意性和重复性的问题。


以“自我认识”这条主题线索为例,在一年级的主题是“身体与器官”,在二年级是“遗传与变异”,到三年级是“情绪与管理”,到四年级是“差异与理解”,到五年级是“权利与责任”,形成螺旋上升的序列

在一年级“身体与器官”这个主题下,又包含不同的小项目。比如在一年级,就有“玉米玉米拉出来”,“牙齿蛀掉了”,“怦怦跳的心脏”,“胃是粉碎机”,“支撑身体的骨骼”,“假如我的眼睛不能看”,“神奇的唾液”等。(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这些项目长短不一。


我们集团,当地政府和家长们一直带着两个问题评估这个“4+1”课程。


(1)能否完成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内容

(2)每周少上一天课少做一天作业,会不会影响考试分数。


我们跟踪“4+1”课程六年后,发现整体结果是很好的。


刘校长:


说完小学说初中,我这里举一个宝山世外的例子。

最近,宝山世外初中部14名学生在科学老师们的带领下,参加脑科学大赛。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满载而归。其中2位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4位荣获二等奖,4位荣获三等奖,宝山世外也荣获全国最佳组织奖。


脑科学大赛是一项面向全球青少年的学科竞赛,迄今已有22年历史。大赛旨在鼓励青少年学生认识和探索人类大脑,为青少年今后从事生物、医学、心理、化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


宝山世外科学老师采用融合的备赛的形式,组织了辩论、收听音频、海报制作、专家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观察科学现象、思考科学问题、开展科学辩论,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拓展思路。这次大赛证明了,如果我们做好融合,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带领宝山世外学子参赛的科学老师,今年九月就会来我们温州世外授课。


我们温州世外会吸收上海世外的成熟课程,结合自身,做好课程融合准备。


主持人:


通过校长的分享,我发现课程是非常有意思的。课程打破了学科局限,不局限于教室,还拓宽了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的将来都是很有帮助的。这样的学习方式,在目前大部分学校里是不常见的。世外把项目制学习常态化,老师需要打破学科界限,那么当您学校的老师是不是压力很大呀?因为老师自己也要各学科全面发展才能胜任这些融合课程。


刘校长:


这要求我们的老师对融合课程有充分的准备。我们的老师不仅专业素养高,而且具备新时期的“基本功”一有“课程观”,明白课程包括老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二有“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三是“有情怀”,没有教育情怀,专业素养再好也没有意义。



2021年3月25日